1月25日下午,夏宝龙在宁波代表团讨论会上发言
9-XJS_3124
1月25日下午,宁波代表团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18-XJS_3195
昨天下午,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宁波代表团全体会议举行,会议主要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和计划、预算报告。省委书记夏宝龙出席该会议,他在会上说,宁波人有大局观、有远见,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宁波要力拔头筹,作出引领式贡献。
宁波代表团的省人大代表们热议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其中有很多都是围绕着经济发展而展开的。
□记者 陆冠均 实习生 何林 摄影记者 施健学
夏宝龙:宁波人有大局观、有远见,应该点赞
昨天下午,夏宝龙书记来到宁波团驻点,参加了宁波代表团全体会议,他说,自己对宁波的发展一直很关注,“改革开放以来,宁波一直走在浙江的前沿,如今,我对宁波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夏宝龙说,去年在刘奇同志的陪同下来到宁波,特别有感触,他说:“宁波有着独到的光辉历史,而且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宁波的发展关乎浙江的发展,宁波的兴衰关系着浙江的好坏。”
“宁波去年的亮点特别多,创新走在全省前列,特别是宁波港和舟山港的合并,这件事显示出宁波人有大局观、有远见,在全省赢得了尊重,这是宁波人的性格,应该点赞。”夏宝龙在提到宁波舟山港时,回顾了不久前的经历:就在宁波舟山港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的那天,正是他启动第2000万个集装箱起吊按钮。夏宝龙表示,他记得那天在路上的车程用了近5个小时,可出席这个启动仪式只花了20分钟,“可我觉得这个时间花下去是值得的,就算只有10分钟也应该要去。”
要完成“十三五”这个艰巨的任务,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力量,夏宝龙说:“希望宁波在开局之年,要力拔头筹作出引领式贡献,省委对宁波非常信任,相信宁波能够做得很好。”夏宝龙表示,宁波为浙江省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宁波人是好样的,如今的问题是怎样在“十三五”期间显露出英雄本色。
对此,夏宝龙要求宁波市委,认真研究2016年仗要怎么打,“找短板、补短板、强优势,如今市场残酷,要有虎口夺食的勇气。”希望宁波通过改革,使宁波的经济发展更健康,社会更稳定,社会风气更好。随后,刘奇表态称,将全力以赴,不辜负夏宝龙书记的期望。
宁波代表团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省人大代表 钱燕珍
将宁波保税区变成浙江外贸出口主平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桥头堡,要以宁波保税区、梅山保税港区等平台为基础。省人大代表钱燕珍认为,把宁波保税区打造成为全省出口贸易和外贸转型升级主平台,对全省开放性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钱燕珍表示,保税区紧邻宁波舟山港,背靠长三角经济圈,具有做大做强出口的原动力和支撑力。此外,宁波保税区的物流配套服务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也在全省领先,“可以说,宁波保税区具有成熟的开放经验、优良的区位条件、扎实的贸易基础,有条件有优势在浙江省开放战略中作为浙江省贸易创新发展的试验区。”

不过,想要顺利扩大保税区外贸出口,宁波还面临不少问题,例如区域空间的制约,“宁波保税区总面积只有5.3平方公里,至今没有拓展过。”对此,钱燕珍建议省内要支持宁波保税区跨区合作,“近年来,保税区与宁波国展中心合作打造宁波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与象山县共建宁波象保合作区,都值得借鉴。”另外,宁波保税区应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多模式贸易发展。
与此同时,钱燕珍还建议省里以宁波保税区为重点,搭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在报关报检、信息咨询、客户介绍、产品展示、交易服务、法务支持等方面提供服务,完善外贸服务生态产业链,提高出口效率。“我们可以参照上海自贸区的做法,以宁波保税区为主申报设立浙江自贸区,建成自贸区的核心功能区。”
省人大代表 李飒
以宁波为桥头堡进行浙江电力改革试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第11页中,对加快政府改革创新方面提出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省人大代表李飒认为,“电力改革”就是一块很重要的内容,而重中之重就是输配电价改革。
李飒建议浙江省加快申报国家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据了解,此前,深圳市、内蒙古西部已率先开展了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工作,“2015年1月1日,深圳开始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先把输配电价每一度先降低1分钱,别小看一分钱,估算一年就可以在输配电环节,为社会减负9个亿。”所以,浙江更要迎头赶上。
宁波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有良好的电力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李飒建议,浙江应支撑宁波建设省级乃至区域性电力交易平台,并有序放开发电计划,培育发售电市场,鼓励省内外能效较高的发电企业充分利用其产能,以有竞争性的价格把发电余量销售给周边缺电地区,提高用电效率,实现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互利双赢。
︻两会·热点聚焦︼
如何化解楼市库存?
省人大代表周德文建议:
用购租并举制度增加需求
金报讯(记者 陆冠均)浙江楼市在2014年一度降温后,于去年呈现趋暖,但要清醒地看到,浙江楼市库存压力仍然很大。昨天,浙江省人大代表、温州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周德文就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去库存的建议,除了要稳人心、调结构外,他还提出了让农民工成为新市民,并建立购租并举住房制度的想法。
激励刚需购房,调整用地供给
浙江房地产市场库存居高不下,结构性问题是一大原因。“前些年楼市火爆时,许多地方盲目发展房地产业,造成商品房严重积压,而房地产开发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重点开发面积大、价位高的高中档商品房,导致中小户型、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住宅供给不足。”
“从温州楼市看,目前价位每平方米二万元以上的商品住宅主要购买者以改善性需求为多,刚性需求者对房价的承受能力较低。”周德文举例称,温州瓯海中心区80-90平方米,价格每平方米14000元以下的住宅已基本售尽,“有一房产专业机构调查认为,如果房价降到每平米10000元至8000元,将会激发相当大的刚性需求者涌入楼市。”所以,房地产开发商应调整产品结构,适当降低售价,一定可以加快化解库存。
另一方面,政府对房地产用地供给也要作适当调整,周德文对记者说:“房地产存量大的县、市、区应当减少或暂停房地产用地供给,房地产用地挂牌拍卖时,应鼓励房地产商多开发普通商品住宅,优先保障满足刚性需求的开发用地,这样能促使房地产市场供给与实际需求相适应。”
用购租并举制度增加住房需求
“现在房地产库存严重,许多空房无人住,供过于求,这只是表象,现实中还有大量中低收入者房子不够住或是无房可住,其中既有城市中的老市民,更多的是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民工,在浙江全省有1200多万。”周德文称,这么多人对住房的需求都是潜在购买力,并非现实购买力,而要使潜在购买力转为现实购买力,必须依靠改革。
首先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农民工转变为“新市民”。当然,这不仅仅是改一个户口的事情,还需要在就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跟进,同时明确依法保障农民工在原籍地的土地权益,“这样,农民工才乐意在城市里买房落户。”
其次是放宽购房限制,吸引更多购房者。最后,周德文还提出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应当允许并鼓励个人和机构投资购买库存商品房用于出租,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培育一批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周德文建议道,“政府可以收购库存房作为公租房,扩大公租房租住对象。”
本文仅代表PGSoft观点。
本文系作者授权PGSoft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